消費券 又是紅包文化
景氣低迷,民怨高漲,執政無效,要過年了怎麼辦?
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發紅包!這是最標準的當老大的中國文化。
無半步的九劉博士團隊,「阿婆仔生子」端出了消費券,不是沿襲也非創新,就用老祖宗的點子,問題只在包裝與發行的方式而已!若問:所據為何?
蓋,人為財死,誰不見錢眼開?11月18日,馬區長特地在接見外賓時破格報喜,讓外賓滿頭霧水。行政院隨後公布消費券發行方案,消費券竟成了全民運動,媒體鋪天蓋地宣導七十二小時,彷如為收押阿扁而痛飲黃龍一般。藍營總算喜孜孜地為爛民調鬆口氣,綠營特弱的財經實力似又「媚俗」而內歛,擔心沖喜招怨似的,反應軟趴叭,好懦弱的在野黨!
表面上,消費券的發行在刺激消費以提振經濟,但卻不見財經專業的說帖,唯一的說詞是:「消費券挹注GDP 0.64個百分點」(2008-11-19 工商時報),但又憑什麼得此「成效」,許多專家學者搖頭,老百姓還是覺得「馬上好」又來了!即使試圖以發行方式去指導人民的消費行為而說東說西,其實只在凸顯其威權老大的當政心態而已,錢如平原放馬,易放難收,何來GDP 0.64?難怪九劉團隊一路走來,怪腔怪調,始終彆彆扭扭!
又如調整油價即興模式再現,消費券不只政策急就章,連發放方式都瞬息萬變,一天一式有如走馬燈,看來九劉團隊的執政能力確是Ma-lfunction的功能不彰。八百多億的消費券,已經處理得如此狼狽不堪,台灣的GDP真的是落鬆鬆(633),前景堪慮。
不過,消費券,在九劉團隊看來,顯然是「德政」一樁,所以還要由中央銀行設計發行特殊票券,單是印製成本就由二億起跳,壽命只有九個月,可見「好大喜功」的心態蹧蹋人民納稅錢都在所不惜。再從功能來看,捨現有工具不用,硬要花錢印消費券,根本就是脫褲子放屁,多此一舉!日本已有前車之鑑,美國也有好樣可參考,九劉團隊就是偏好老祖宗的紅包文化!為什麼?無他,以包裝快行朕意而已!
際此民調低迷,執政面對世紀大蕭條的挑戰,處處無計可施時,消費券根本是快樂丸,快樂丸有如提升民調的春藥一般,不但可粉飾太平,為自己政績脫困,又可坐收「親民愛民」的麻醉效果,如此消費人民血汗錢,做自己的功德,何樂不為?
所以,消費券是典型的政治操作,「詐」取政治利益而已,九劉的財經團隊再度摃龜!「亞洲華爾街日報:馬政府消費券只為取悅選民 」(自由時報 2008.11.22),如此評論,已夠含蓄保守了,不過還是旁觀者清,值得參考。
附註:台灣的金光黨會不會仿效,掀起另波的詐騙潮?年關到了,大伙小心為上!
PKLim, November 22, 2008